{{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0910國際自殺防治日-小小的關懷,大大的力量


2003年9月10日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聯袂發起,將每年9月10日訂為「世界自殺防治日」(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本(2023)年度世界自殺防治日延續「展現行動、創造希望」(Creating Hope Through Action)主題,自2021年起邁入第3年,持續強調透過展現實際行動,為當事人帶來有別於自殺之選擇,並對正在經歷自殺意念的人們提供關懷及支持,以便能在困境中保持希望。

0801世界肺癌日-四招保肺,遠離肺癌

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發起並訂每年8月1日為「世界肺癌日」,目的在於提高民眾對於肺癌的認識,希望能藉此增加肺癌防治的助益。

0708 世界過敏日-擺脫過敏,享受健康

過敏性疾病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要緩解過敏症狀,除了藥物治療,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避開過敏原、避免身體過度的發炎反應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飲食部份,除了避開會造成自已過敏發作的過敏原之外,一般建議盡量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以減少食物添加物的刺激

0626世界禁毒日-健康人生,綠色無毒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這一天旨在喚起全球對毒品問題的關注,促進國際社會共同打擊毒品犯罪。毒品問題不僅危害個人健康,更對家庭、社會以及國家的穩定與發展造成重大威脅。

0517世界高血壓日-健康生活,穩定血壓

高血壓現有年輕化趨勢,多為與生活習慣有關係,而高血壓就好像將身體置於『溫水煮青蛙』狀態,一時無感,久了就危及性命,日常應建立居家量測血壓習慣,也可透過建立運動習慣、戒菸、減少飲酒、調整飲食及減重等方式來維持血壓健康。

0314世界腎臟日-初期治「腎」,迎向「腎」利人生

慢性腎臟病是可預防與治療的,只不過需要「早期診斷」以及「早期治療」,方能預後良好。腎臟為我們過濾血中的物質,回收有用的部分,排出代謝的廢物,週而復始從不間斷,為我們保持身體水分電解質與酸鹼平衡。透過國際腎臟日,讓我們一起愛腎護腎,迎向腎利人生!

0212國際癲癇日-「癲」覆傳統,健康樂活

過去民智未開時將癲癇俗稱為「羊癲瘋」並以為癲癇會傳染,但實際上它是不具傳染性的疾病,而且嚴格來說癲癇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現象。癲癇是一種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透過國際癲癇日,讓我們提升對癲癇的認識和理解。最重要的是當身邊有癲癇發作的人,我們能夠適時伸出援手,協助他們度過這一段時間。

0128世界防治漢生病日-此時此刻,不再「痲」煩

1954年,法國慈善家佛勒豪律師,為喚起人們寬容地對待漢生病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和自由,鼓勵和幫助他們得到與其它病人一樣的治療和生活,在巴黎發起建立「國際漢生病日」,目的是讓全世界瞭解漢生病是可以治癒的,並擺脫過去恐懼和歧視,呼籲人們伸出援助之手。台灣在人權團體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對於漢生病人的人權問題逐漸改善,並於2008公布施行「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正式將痲瘋病更名為漢生病。透過這個節日,讓我們一起了解漢生病,為病患&醫療平權盡一份心力!

1201世界愛滋日-「愛之」行動,從尊重開始

世界衛生組織自1988年起,將每年12月1日訂為世界愛滋日,目的是為了鼓勵全球各國及相關民間團體透過不同管道及方式,持續重視愛滋病毒防治及教育工作。今(2023)年世界愛滋病主題為「Let Communities Lead」,其意義是希望由社群領航發揮第一線社群力量,達到終結愛滋疫情的目標。

1114世界糖尿病日-人生不慌「糖」,健康有保固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為喚起各國對糖尿病防治的重視,同時紀念班丁醫師(Frederick Banting)於1921年發現胰島素之貢獻,將其生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並不是一種可怕的疾病,不管是已經診斷為糖尿病、或有風險因素在身的族群,都應該儘可能地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合理飲食,適度運動,以及保持對疾病的正面心態。不僅能幫助糖尿病控管,也能避免身體器官的衰退、提升生活品質。

1020世界骨鬆日,「骨」力決定你的健康力

各年齡層階段都需要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來維持骨骼健康,更要從年輕時就要開始「儲存骨本」,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維生素D3及蛋白質。骨質疏鬆患者平常不會覺察到它的存在,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輕微跌倒,或是突然過猛外力,如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藉由這個節日,讓我們一起了解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921國際失智症日,「憶」起邁向心希望

自1984年開始,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將每年的9月21日訂為國際失智症日(World Alzheimer’s Day),藉以認識失智、理解失智、學習降低失智風險之策略,提高對失智症之敏感度,以利早期發現及治療,維持最佳生活品質。藉由著個節日,我們也一起認識失智症的警訊&預防!

820世界蚊子日,小心蚊子「叮」上你

「世界蚊子日」其實不是紀念蚊子的,而是為了紀念英國醫生羅納德‧羅斯爵士在1897年的8月20日發現了雌蚊帶有瘧原蟲,會在人類之間傳播瘧疾,目的在喚起大眾對瘧疾這項蚊媒傳染病的警覺與重視,藉著這個節日,我們也一起認識常見的蚊子傳染病&防蚊攻略吧!

728世界肝炎日,共同守護你我小心「肝」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7月28日訂為世界肝炎日。肝臟長期發炎,會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嚴重者更會導致肝癌,而肝癌也是台灣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進行肝炎篩檢、篩檢陽性者及早就醫、遵醫囑定期追蹤及治療是確保肝臟健康3步驟,一起拒當肝苦人。

員工身心健康保護–人因性危害預防計畫

你是否感覺肩頸卡卡、腰酸背痛,時常需要貼藥布、按摩或復健呢?長時間重複性的動作、姿勢不良&休息不足,都是造成肌肉骨骼不適(疼痛)的主要原因。 透過肌肉骨骼症狀評估表(NMQ)可以快速檢視自己的肌肉骨骼活動度&疼痛分數,可以利用人因工程調整工作場所的設施及環境或檢視工作流程&動作是否正確,改善肌肉骨骼疼痛的狀況!

員工身心健康保護-過負荷危害預防計畫

長期壓力及工作疲勞累積,如果沒有獲得適當休息及充足睡眠,便可能影響健康及精神狀態,促發腦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較高。流行病學實證研究顯示,輪班、夜間及長時間工作與許多疾病的罹病風險有關,如心肌梗塞、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肌肉骨骼疾病、睡眠障礙、憂鬱、疲勞與其他身心症狀等。透過心情溫度計個人&工作疲勞評估表,可以快速檢視自己現階段的情緒狀態及個人/工作疲勞程度,適時調整生活或工作模式。

員工身心健康保護-母性保護計畫

母性健康不僅是勞動議題,亦為社會安全及婦女人權保障之一部分。母性健康保護機制係採特別風險評估,消除危害、調整或調換工作條件,經醫師確認健康無虞後,告知當事人相關資訊,並尊重當事人之工作意願,確保女性勞工之工作安全與身心健康。保護的對象包含妊娠中或分娩後未滿1年及哺乳中之女性勞工。

員工身心健康保護-不法侵害預防計畫

近年來勞工於職場上遭遇不法侵害的樣態日益增多,對內可能包含遭受主管或同事利用職務或地位上的優勢予以不當之對待;對外則有可能遭受顧客、服務對象、其他相關人士之肢體攻擊、言語侮辱、恐嚇、威脅等霸凌或暴力事件。職場暴力被視為社會心理危害之主要因子,不法侵害預防計畫即為確保工作者之工作安全及身心健康之措施